石雕乐器网

邵志培石雕乐器(玉石乐器)的唯一官网

转载自 石视界

 

在青田石雕博物馆中,有一套“石雕乐器”特别引人注目!它们雕工精美,将各类乐器表现得惟妙惟肖,令观看者无不啧啧称赞!
▲青田石雕博物馆里的的“石雕乐器”但是许多参观者不了解的是,它们不仅仅是供人欣赏的工艺品,

而是确确实实的“乐器”,

是能够用来演奏音乐的!

这一期人物,

便带大家认识 “青田石雕乐器创始人” 邵志培

体会奇妙的“金石之声”

邵志培,193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,1979年来到青田成为了一名剧团乐师。自1986年首支石雕龙笛问世,先后研制了古筝、琵琶、编磬、二胡、笛、箫等三十余种石雕乐器,被中央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一绝”,并因“首创石雕乐器”获世界吉尼斯证书。
邵志培受外公影响,从小就喜爱乐器:“外公的板胡、笛子在当地很有名气,连专业人士也会来向他学习。”他长大后,成了一名剧团乐师,吹、拉、弹、唱样样精通。青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。邵志培在青田担任剧团乐师期间,被当地精美的石雕艺术所震撼,并逐渐萌生了做石雕乐器的念头

1980年,他随剧团到青田山口演出时,看见一尊青田石雕上刻着“八仙过海”,其中韩湘子手中拿着一支箫,他便想:为什么不能用石头制作笛子呢?

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石雕乐器制作工艺复杂,不仅要懂得声乐知识、乐器结构,而且要熟练地掌握石雕创作技艺。为了制作石雕笛子,邵志培准备了整整5年

对于石雕,邵志培是外行的,他便向中国共艺美术大师、青田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热人倪东方请教;另外,为了掌握制作笛子的技术,他又跑到上海民乐一厂拜师学习。
▲邵志培向倪东方大师请教
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1986年7月,他终于开始动手制作了。11月份,石雕乐器处女作一一石雕龙笛”诞生了。同年,得到了笛⼦演奏家俞逊发、赵松庭、陆春龄等的一致肯定,认为它的音质、穿透力、敏感度都非常优秀。

▲赵松庭鉴定石雕龙笛

第一件石雕乐器的成功,更加坚定了邵志培的信心。

此后的30多年里,他先后制作出兰花钉石雕古筝、仙居石琵琶、羊脂石编罄等三十余种民族乐器。这些乐器既可供演奏,又是精美的石雕艺术品。

邵志培说,

“一件精美的作品往往就是一件传世绝品。

好的石头要靠人去发现它、利用它,

但要物尽其用也非易事。”

石雕乐器的制作,

最难的便是找到合适的石头!

每件作品背后,

都是一次艰辛的“寻石”挑战!

1
深山矿洞中觅得良石制成兰花钉石雕古筝

在众多青田石中,有一种在封门青石或青白石中夹杂着兰色顽石的石材,称兰花石,极其少见。做兰花石雕古筝的石材,是作者根据传说的提示,多次冒着生命危险进山,在众多废矿洞中找到的。

有一次邵志培在山上找石头累了,便靠在几棵古松下休息。一抬头,他不经意间看见山坡下有一个山洞。求石心切的他不想放弃任何机会,便不顾疲劳得朝山洞走去。

这是一个多年废弃的山洞,洞内寒气逼人、阴暗潮湿。走不多远,在手电筒的照射下,他看见一块巨石歪倒在洞内,全身布满了苔藓。邵志培敲下一块石头仔细辨认:青白的封门石中夹杂着蓝色的花斑,蓝青相间自然错落,是难得的好石材

青田白垟山矿洞(图文无关)

这难道便是传说中的“巨石”?他顿时感到毛骨悚然,不禁打起了退堂鼓:据说清乾隆年间,曾有多人因开掘此石而被掩埋在洞内!但一想到这是制作古筝的良材,他便又打消了离开的念头!随后,他便花巨资将此石买下,并开山铺路将它运出山。

一件好的艺术作品除精湛的技艺外,还要靠时间来堆积。兰花钉石雕古筝,邵志培雕制了整整四年。四年中,他连睡觉都在古筝旁,以便一有新思路,马上就能奏刀施工。

作品最后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,

无论石雕工艺还是古筝的音色,

都是绝佳的!

  • 他利用俏色雕刻方法,将松、竹、梅的形态镂空雕刻在古筝的侧板上:128颗山竹、338朵梅花、万余竹叶层层叠叠,精雕细刻,工艺绝美!

  • 古筝很好得发挥了“金石”的声音特色,音质浑厚而温润无比,穿透力十分强。

▽青田兰花石古筝独奏《高山流水》

 

(视频来源:2011年宁波文化遗产日开幕式暨“心乐和音”玉石乐器演奏会)

2
避雨时偶得“醉石”精心打仙居石琵琶

有些好的石头要靠缘分碰巧而得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,邵志培常去浙江仙居矿区寻觅制作乐器的石材,可一连几年都空手而返。

1988年的一天,他又去仙居寻找石头了。午后,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,不一会儿倾盆大雨从天而降,他只好到一山民家中避雨。主人好客,端来一碗水酒让他解渴,痛饮之后,他发觉水酒醇香清冽。经了解才知山民家中世代以酿酒为生,已传承至第六代。

图片来源:丽水新闻电视节目视频截图

邵志培被主人领到酒坊参观,见榨床旁的地上放着一块估计有三百斤重的大石,主人说这是榨酒用的重石。他弯下身子观察这块石头,石头上散发着扑鼻的酒香。再仔细辨认,但见紫色的石质中混生着白色可透光的花斑。这正是自己要寻找的仙居石

他随后以高价买下这块石头并连夜运回家。对石头进行多项测试分析后发现“这是一块制作琵琶的绝佳石材”:物理音乐品质正合琵琶四弦的振动;石质软而不松、韧而不脆,边角小处又生有紫红硬钉,正合琵琶颈部虽细但须坚韧不蚀的特殊要求。

1990 年,

邵志培用这块榨酒的“醉石”

精心打造出了一把仙居石琵琶

堪称绝品。

 正面
反面
  • 如意头上镶嵌着一个玲珑的小琵琶;背面雕刻着云头和龙凤图案,并刻着两句唐诗: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若是用鼻子去闻背板,依然能闻出酒香。因石在酒中混生了一个多世纪,品质已醉化、结构已釀纯,特取名“醉石琵琶”

 

(局部)

  • 琵琶腹内的音梁、音柱和面板经过合理的改制,音色饱满,慢弹急爆混然一体相得益彰,声似珠落玉盘,孕无数空灵而极妙之泛音,醉人心灵。

▽醉石琵琶独奏《春雨》

 

3
为寻找制作古乐器磬的石材跋山涉水前往西部山区

世上千万种石头,并非都适合制成石雕乐器。在众多的石头中找到适合的石头,主要靠手工切锯石头锯时的声音、手感和石头粉末辨别石质。珍贵的创作灵感,往往也是产生于切锯石头的瞬间。

编磬(qìng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,历史非常悠久。邵志培有一次在切锯石头的过程中,萌生了制作这一古老乐器的想法。

1988年的一天,邵志培在切锯一块羊脂冻玉般的白色冻玉时,发现锯声特别清脆,共鸣十分强烈;切成片后,敲击的声音清脆明亮,是难得的“响石”,是制磬的绝佳石材。

这种石材在身边非常缺少,于是邵志培便只身前往西部山区寻找。他怀揣一块样品石,跑遍新疆、甘肃、四川、贵州、青海等地的偏远山区,风餐露宿三个月,最后终于在山民的帮助下,在泥塘里找到了石头。

经过千年的风化和自然的侵蚀,这些响石挖出来时呈现圆形石球状,邵志培意识到,这正是石材的中心部位,也是精华所在。他找到了两千余斤的石材,并历经千辛万苦运回家。

到家后,他不顾疲劳,稍事修整便投人到创作中。很快的,他便制作出了两套磬,其中一套磬被兰州歌舞剧院购走,成为“敦煌乐舞”中的演奏乐器

该石雕编磬,色泽温润、白中微红、透光度好,而且片片音色纯正、明亮、穿透力强,具有真正的“金石之声”
▽玉石乐器合奏《太湖美》中的编磬表演现场

 

邵志培开辟了青田石雕的一条新路子,增添了乐器制造中的新品种,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艺术界的奇葩。他曾带着这些乐器参加世界博览会和中国首届民族乐器节等活动,被评为“中国民间艺术一绝”

邵志培的“石雕乐器”↓↓

▲“太古遗韵”铭青田紫檀花石埙
▲二十四管紫檀花石排箫
▲青田斑马石尺八
▲浮雕山水纹绿玉石二胡

▲刻“邵志培制”铭绿玉石嵌钻葫芦丝

▲短笛

▲玉石笛子

邵志培是个“有心”的匠人!

他的“匠心”与30多年的坚持,

开拓了青田石雕的新路子,

为后人留下了精美的石雕乐器,

让顽石与音乐邂逅,

奏响了美妙的‘金石之声“!

参考文献:
① 乐器杂志,《精美的石头会唱歌——访石雕乐器制作师邵志培》
② 丽水新闻,《献上膝盖!青田牛人用石雕做乐器……》
③ 石雕乐器网,《宁波文化遗产日开幕式暨“心乐和音”玉石乐器演奏会》(文中视频);《“江南笛王”赵松庭鉴定第一支石雕龙笛》;文中所有乐器图片
④海峡卫视,《古石今歌》
⑤ 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官网
⑥ 糖水app,《邵志培老师与他的玉石乐器》(古筝、编磬局部图)石视界综合整理,转载请注明石视界

栏目: 相关新闻

Leave a Reply